建立廉政档案并加以应用是加强廉政建设、增强防腐的一个重要手段。
廉政档案除了具有普通档案的所有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的个性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政治性。廉政档案是干部廉洁从政的记录,是作为干部任用和考核的依据的,和家庭档案、民间档案、经济档案、艺术档案等档案相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廉政档案的存在,是政府行为的结果,同时也为政治制度的健全、完善服务。既是领导干部政治行为的重要体现,又决定着领导干部的政治命运。因此,廉政档案的政治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2.真实性。与所有档案一样,真实是廉政档案的生命。如果廉政档案里面记载的内容不真实或有严重偏差,就不能反映一个干部的真实情况,不能给任免干部提供有效的信息,甚至歪曲干部们的形象,清正廉洁的干部不能得到重用,而贪污腐败分子不能得到惩治,甚至“带病上岗”、平步青云,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事业。
3.保密性。廉政档案因为涉及到领导干部个人的隐私,因此必须保密,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的,只有在考察任用干部时,相关工作人员才有调阅或访问的权限,这既是对干部基本隐私权的保护,也是廉政档案所具有的严肃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4.基础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廉政档案建设只是其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为了解干部廉洁从政情况搜集信息,为工作决策提供依据,是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有效手段。诚然,从实践的角度看,廉政档案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还离不开其他一系列制度的配套和法律的保障。
5.层次性。廉政档案是分层次的,这个层次与现行的公务员行政级别是直接相关的。干部级别越高,权力越大,对社会的影响力也越大,一旦不慎,对社会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越大。因此,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发[2005]3号)指出,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监督”。相应地,廉政档案也要抓重点、分层次,要重点建立健全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重点环节、重点部位权力行使人的廉政档案,使他们受到重点监督。
随着反腐倡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深入,可以说,廉政档案在干部管理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上将会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约束作用。